緩蝕阻垢劑使用時用量的控制方法
緩蝕阻垢劑是一種具有阻止與減緩水垢形成作用的試劑,該產品使用后,其中的堿性物質會在爐內與水中的鈣、鎂鹽類發生化學反應,進而產生水渣沉淀,通過排污排出爐外,以達到降低水中鈣、鎂離子濃度,使其無法形成水垢的目的。該產品是工業生產中的常用試劑,很多人在使用的時候,為了達到更好的阻垢效果會大量添加,這種行為其實是錯誤的,并不是說用量越多效果就越好,而是要適量使用。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該產品在使用過程中用量的控制方法吧。
1、流量比例式
緩蝕阻垢劑投加量=(補充水流量/循環水濃縮倍數)*循環水中阻垢劑的濃度。其中,濃縮倍數需要通過電導測量來實現。
2、示蹤技術
示蹤技術是在阻垢劑中加入一定量的示蹤劑,使其成為示蹤型阻垢劑。
3、水量平衡式
水量平衡式的原理與流量比例式一樣,只是在流量比例的基礎上又引入了循環水流量、排污量、循環水冷熱水溫差等參數,這樣一來可以讓計算的準確度更高一些。
以上是對于緩蝕阻垢劑使用時用量控制方法的介紹,該產品添加后,其中的有機物質會增加水渣的流動性,使之更容易排出,同時還能阻止受熱面水垢的形成,保護受熱面不受腐蝕,保證了鍋爐在無腐蝕的狀態下正常運行。